企业之窗
Window of enterprise
企业调查
您当前位置: 企业之窗 > 企业调查
中国企联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专刊第1期(总第1期)
发布时间:2020-06-17 查看次数:1680

推动企业抗疫复工复产 加强管理创新彰显成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生活节奏,也给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带来严重影响和挑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中国企业联合会专门召开全国企联组织抗击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视频座谈会,同时,通过电子专刊宣传了近200家企业抗疫复产典型事迹。广大企业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创新管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为增强经济抗侵袭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现根据各地企业报送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抗疫复产宣传材料,总结、提炼企业在保障生产运营、加快数字化应用、加强产业链协同、稳定劳动关系等方面涌现出的创新性举措和方法。

    一、着眼经济社会大局,统筹有序复工复产

    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运行,是有效应对疫情、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广大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和扩大产能,保障生产、生活和抗疫物资供应。

    一是多措并举,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国家电网出台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工程招标及评审批复、开辟办电绿色通道、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保障、全面推广电e贷、电e票业务等12条举措,全面推进中央部署重点任务。中钢集团科学谋划、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分类施策,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推进。中钢洛耐春节期间不停产,有效保障了宝钢、鸿达焦炉等国内合同和日本、俄罗斯等出口合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中钢矿业对所属企业物料储备情况进行全面盘点,科学研判保障连续生产的周期,确保连续生产2个月以上。中钢马矿院车间工人采用“三班两运转”方式,加快订单生产。中钢热能院在不能正常外出开展营销活动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开展实验室研究和中试验证线建设等工作。中钢货运组织精干力量,优化现场操作流程,协调机场海关等相关部门,快速完成多批进口单据整理、货物清点、查验、包装、装卸、出库等一系列操作。

    二是转产扩产,快速提供抗击疫情物资。新兴际华所属的际华股份,针对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迅速转产,购置设备,培训员工,以战时状态投入到防护服的生产当中。到2月14日,累计产出各类防护服产品29.2万套,其中医用防护服23.3万套。国机集团充分发挥恒天嘉华无纺布生产企业的优势,将可调整的生产线全部调整为用于生产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材料,并积极拓展口罩生产线,截至2月13日,累计生产无纺布原材料1535.88吨,生产口罩404.5万片;开通了11条平面医用口罩生产线,达到了日产110万片平面医用口罩产能。中石化利用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寻找具有生产口罩能力的下游企业,合作筹建了11条医用口罩生产线,由中国石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到2月16日其医用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了62万只。

    三是畅通渠道,保障流通和供应。鲁北集团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物流运输等难点、堵点问题,畅通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保证了各装置按计划有序开展生产工作。氧化铝装置、化学品铝系列产品、钛白粉、磷铵、硫酸装置继续保持满量运行。为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肥,切实保障化肥农资生产供应,鲁北集团克服原辅材料、产成品运输及配送、运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努力增加春耕前化肥产量,走在“抗疫情,保春耕”的前列。为保障疫情期间含氯消杀用品生产企业充足的原料供应,集团旗下原盐生产企业主动调整销售供应方案,打乱严格的年度销售预算,不仅继续执行出厂价,甚至不计盈亏在可承受范围内降价出售,尽全力保障含氯消杀用品生产企业稳定生产。湖北黄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1月22日到29日,不计运费和物资价格上涨因素,通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蚂蚁商联调剂货源,迅速采购 200万只口罩、140吨84消毒液、20.16吨酒精。黄商三利农产品公司采购人员第一时间对接省内外 45个蔬菜基地,远赴黑龙江、海南、福建、云南等地,采购蔬菜、水果。黄商综超事业部和便民公司采购人员第一时间采购大量面粉、大米、面条、食用油、猪肉、面粉等民生必需品。面对黄冈城区127个规模小区、800多个零散小区,建立战时机制、保障防控到位、推出形式多样套餐、线上线下联合保供。

    二、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精准复工复产

    针对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停工停产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企业复工复产重要抓手,云会议、云办公、云招聘等一系列“云服务”成为企业“不见面”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支撑。2月18日,工信部印发《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推动企业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APP)、 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营、在线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恢复制造业产能。

    一是开放远程资源,助力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海尔集团发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力,针对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求,携手华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等16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建“企业复工生态链群”,迭代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将海尔复工保障体系样板平台化,沉淀出人员返程安心住、全员防疫智能管理、在线快捷办公、全场景杀菌、多场景协作机器人、工业品成套服务、模具资源互助、无人化配送与防疫、复工安心净新房等16大复工全场景解决方案,实现从“节点数字化”到“全流程数字化”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赋能,为企业提供抗疫保安全、复工有保障、复产有成效的“硬核指南”。浪潮从1月22日开始启动特保应急预案,全国各云中心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全力支撑部署在浪潮云的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业务,尤其针对医院、卫健系统做好服务支撑,全力支持各地阻击疫情。1月30日,浪潮宣布免费开放远程视频通讯服务、HCM Cloud、“云+”等远程协同办公服务。随后,浪潮基于“云+”协同工作平台推出了“云+战疫版”,功能涵盖科技战疫、在线政务、人事助理、协同工作、开放生态5大板块,包括易登记、健康码、疫情指挥、视频会议等20余项功能与服务,全面升级云上防“疫”服务。

    二是研发智能产品,为抗疫复产保驾护航。怡亚通及旗下子公司亿方人工智能以主导研发、采购、生产、营销推广全过程的方式,与美国红外线测温系统供应商联合推出人工智能创新产品——NJ-1 Al红外测温仪,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科技力量。森赫电梯组织公司研发团队与院士工作站院士专家团队联合开展对电梯防疫功能技术攻关,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森赫电梯轿厢空气杀菌净化系统、语音呼梯、人脸识别呼梯、蓝牙呼梯、二维码呼梯、专业抗菌按钮等多种“零接触”智能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相继开发成功并组织生产。

    三是依托智慧企业建设,保障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开发生产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安全帽与智能管控APP终端,结合热成像无感式体温筛查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作业人员体温动态监测与报警、行走轨迹查询与接触跟踪、关键区域人员聚集分析、疑似风险精准追溯等功能,以科技手段强化“防疫保电”,提升现场运维人员、外委作业人员安全管控能力,推进全面快速有序恢复生产作业。具有航天制造技术优势的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企业3D打印技术优势,利用工业互联网创新协同平台,迅速大批量生产医用护目镜镜框,为战疫一线生产急需的医用物资,守护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健康。公司还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航天技术应用转化,开发了高效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力求缓解目前社会口罩紧缺的情况。目前公司已与包头天予工贸、深圳北欧创新、北京国盈天下等企业签订了价值3000余万元的口罩机合同并加紧生产。

    三、强化产业链联动,实现协同复工复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指出,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有力有效推进复工复产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是支援上下游,实现全产业链“互联互动”。徐工践行“同盟军”“共进退”的文化理念,在2月初,就向供应链配套企业发出了《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供应商朋友的一封信》和,复工复产指导手册,提示提醒“同盟军”朋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导供方队伍做好复工前疫情防控及生产准备工作。同时,按照徐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各辖区复工通知要求,积极沟通协调政府部门和中小供方企业,做好两端对接,监督、督促、扶持供方做好复工防疫工作,形成监督方、需求方、供给方三方“铁三角”携起手来共同夺取此次疫情防御战的胜利。在此期间,徐工供应链平台累计帮助徐州市仓储贸易类、生产制造类、物流服务类供方企业覆盖总数达265家。兰州石化提出了“保上游、保互供、保市场”的应对措施,充分利用现有原油库容,尽可能地增加接收油田原油量,努力保证油田后路,同时商储库也积极做好进油准备,最大限度解决上游油田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兰州石化一方面发挥自身炼化一体化优势,积极解决兄弟企业部分原料,帮助兄弟企业消化吸收平衡,一方面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对现有装置生产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根据需求优先排产市场有容量的产品,维持低负荷下的连续平稳生产,有力解决了原油后路紧张的问题。

    二是开展支援活动,助力配套企业复工复产。中联重科每天跟进供应商复工复产情况,面对客户复产复工物资紧缺、急需技术服务支持等难题,及时启动客户复产复工支援活动。2月11日,中联重科将采购的12万只医用防护口罩,寄给全国178家联盟客户、41家代理商以及驻外工作人员;2月19日,向中建五局、中水八局、五矿二十三冶等八家央企各送去1万只口罩。与此同时,中联重科还推出“共战疫情,保障随行”线上线下服务活动,售后服务团队整装出发,全程保障设备施工,为客户复产复工保驾护航,打造了行业“复工样本”。

    三是发挥国企带动作用,帮助中小微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抓好自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主动分享防疫复工经验,积极指导、帮助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制定防疫、复工方案,协助采购防疫物资,共与42家供应商建立了业务往来人员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机制,指导26家中小微企业制定了防疫方案,与15家主要供应商进行防疫工作视频会议交流。株洲所根据各家供应商产能情况,对订单进行最优化设计,通过订单合批、提前下达等方式,为30多家供应商提供订单支持;针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原材料短缺等问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尽量满足其原材料供应;在货款支付上,为17家因疫情导致资金运转困难的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其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国投贸易充分发挥自身渠道优势,调动全球资源采购国内急需防疫物资,大力解决下游生产企业原材料紧缺的问题。早在2月初就紧急成立专项小组,全程跟踪、密切关注船舶动态,并于货物到港前主动向海关、港口发函寻求协助,加快进口流程。截至3月8日,国投贸易合计进口及国内采购防护用品约81万件套,为政府、医院、银行和公司内外多家企业提供防疫物资支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向包括国投生物在内的酒精生产企业供应玉米35.6万吨,满足防疫物资生产需求;向消杀用品生产企业供应工业盐原料5.5万吨;向防护用品生产企业供应聚酯材料1000吨/月;向湖北疫区调运玉米3万余吨,乌克兰大麦2万余吨,水产180万公斤。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护航平稳复工复产

    就业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稳就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于2月7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从劳动用工、工资待遇、企业减负、指导服务等四方面提出了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多项措施。

    一是严格管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中铁一局充分协调地方运力,采取周密防疫措施,为劳务工免费提供“一站式”接送服务,并全程跟踪返岗人员信息及健康状况,严格落实隔离相关要求;疫情严重地区采取聘用本地劳务人员的方式,及时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北汽集团海纳川公司在接到成员企业由于复工人员紧张,存在断供风险的预警后,与天津、河北地区政府对接,开通专车点对点接老员工;投入专项资金,就地招聘新员工;协调多家宾馆资源,保障外地复工人员住宿隔离,并组织京内多家成员企业党员、青年组成上百人的精锐支援团队,支援担负保供重任的成员企业的复工生产。

    二是采取特别措施,提高员工待遇和收入。南钢对疫情防控工作、复工复产中的坚守岗位、表现突出的员工8300人次发放一次性特别奖。伊利为员工发放牛奶提升营养支持,保障每位员工的口罩供应,为每一个员工投保新冠肺炎意外伤害险等。面对疫情下的经营压力,伊利还启动涨薪计划,让每一个在风雨中拼搏的伊利人都感受到温暖、踏实。哈电集团在疫情期间接连下发《关于积极响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裁员倡议的通知》《关于做好稳就业的通知》等文件,第一时间将相关要求落实到12家所属企业。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按照“贫困户优先、本地优先”的原则,出台帮助因疫情影响滞留农民工就业措施,在施工项目和职工持股改革后企业招工过程中优先录用当地贫困农民工,主动为农民工提供基本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并在其通过安规考试、疫情排查等措施后安排进场施工作业。截至3月31日,已吸纳了3521名受到疫情影响滞留的当地农民工参加电网建设,最大限度保障和增加农民工收入,为贫困家庭劳动力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实施在线招聘,扩大就业岗位。国投集团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组织力量、集中各类招聘资源,与88家中央企业、各大单位和社会知名机构联合举办“春暖花开 国聘行动”线上春招活动,积极服务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大局,通过国聘招聘平台提供多终端互联、线上笔试和面试、网络云测评、定制咨询辅导等“一揽子”流程服务,实现需求对接精准化、人才推选智能化、评估标准科学化,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截至3月23日,已先后举办了32场网络招聘“云宣讲”,累计入驻企业 3200多家,求职页面浏览量超过 1900万,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提供超过22万个优质招聘职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全力保障就业岗位数量供给,坚持招聘计划“不减”“不缓”“不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累计参加兵器工业集团、高校及地方政府组织的“空中双选会”150余场并进行视频、电话等“无接触面试”,高校毕业生通过面试并发出录取通知60余人、社会招聘人员通过面试近30人,并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

                                 (本文摘自中国企联网站)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
Copyright©2019-2020昆企协“三会”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9010857号-1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881号